疝气怎么得的?小儿疝气如何预防?上海九龙男子医院专家介绍疝气俗称“小肠串气”,是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,通过人体间隙、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,自脐部突出的疝称脐疝。临床上分婴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。那么,疝气怎么得的?小儿疝气如何预防?我们看看专家的讲解。
小儿疝气有哪些症状表现?
1,在小儿脐部形成向外突出一个核桃大小的肿物,外表呈球形或半球形,顶端有一小瘢痕,摸上去柔软。肿物的特点为可复性。在白天,小孩跑跳时肿物会由小变大,但是无明显痛感。晚上时会肿物缩小或者回纳人腹腔,并伴有肠鸣音。肿物缩小或还纳后,局部留有松弛皮肤皱折。
2,但在哭闹、运动、咳嗽、解便后等情况,肿物变的特别大,摸上去较坚实,腹痛加剧并出现呕吐、腹胀、排便停止等情况。在婴儿啼哭时腹压增高,该变化更为明显,皮肤也变得较薄。由于婴儿腹壁及疝环均较柔软,嵌顿甚为罕见。
疝气怎么得的?原因有哪些?
1,生理性脐疝气:人们平时所说的小儿疝气,从医学上讲,主要是指先天性斜疝。通常在腹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发生。脐部发育缺陷脐环未闭合或者是腹股鞘状突,婴儿在胚胎时期,腹股沟处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的组织。若发育期间腹股鞘状突闭合不全,形成较大的腔隙。腹腔内容物容易进入鞘状突,向体表突出,形成斜疝。多在男性上发生,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,鞘状突闭锁也较迟,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多。另外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组织与脐环粘连愈合不良,网膜或肠管即经脐部薄弱处突出形成脐疝。
2,先天性代谢异常,特别是粘多醣累积症,高雪氏综合症等。(》》推荐阅读:看疝气的图片,了解上海疝气的原因)
3,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足,出现粪便排出延迟,之后出现腹胀、便秘、脐疝。必须补充甲状腺素。
4,合并有脐膨出的脐疝气,腹腔的肠子等器官由肚脐缺陷处冒出来。必须做手术治疗。
5,患有肌肉张力不足的疾病,如肌肉萎缩症、脑性麻痹等。
6,患有染色体疾病,如唐氏综合症造成腹肌张力低下而膨胀
7,其他会造成腹内压力增加的疾病或状况,如腹腔肿瘤、肝脾肿大、肠道后段阻塞造成的肿胀。
小儿疝气应该怎么预防?
1,由于疝气可在婴儿期发生,故应在该时期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腹股沟部或阴囊处,是否肿,或是否存在时隐时现的块物,遇有疑问及时请教医生。
2,婴儿期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,以免加重腹内压力。不要让孩子过早的站立,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。
3,吃些易消化和含纤维素多的食品,以保持大便通畅。孩子大便干燥时,应采取通便措施,不要让孩子用力解大便。
4,虽然患疝气的较多为男孩,但女孩也会发生疝气。对女孩的疝气更要提高警惕,因为常有卵巢、输卵管进入疝囊。
了解腹压升高的原因是什么。腹部压力升高的原因有很多种,比如孩子哭闹,过度劳累,便秘,咳嗽等等都会引起腹部压力过高,使得小肠等内脏器官冲破薄弱的腹壁从而形成疝气。小儿得了疝气大人不要慌张,应该从日常护理着手,精心护理,然后选择好的医院进行治疗,所以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预防问题。